欢迎光临医学百科,请按CTRL+D收藏我们!扁桃体肥大
当前位置: > 妇科疾病

益母草调经需谨慎

发布时间:2021-8-18 2:20:42

  现在有些女性在痛经或者调经的时候选择西药,但是副作用大,所以一部分人开始用中药来调剂,而中药中最出名的调经的当属益母草了,益母草虽好,可不能乱吃啊。

  从去年年初开始,20多岁的张华月经量是越来越少,每个月不到两天月经就结束了。她听说服用益母草冲剂可以调理月经,就买了一些,开始用时的确有效,不仅月经量增加了,月经时间延长,而且每次来月经时常有的小腹坠胀、疼痛等不适也消失了。然而,刚过去几个月,药就不起作用了,即使她把服药剂量一增再增,月经量还是越来越少,到最后竟然不来月经了。

  益母草有活血化淤作用,月经量多的人越用出血越多

  益母草冲剂、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是很多女性的家中常备药。不少人和张华一样,在月经不调、痛经发作的时候,都会服用这些药物来调经止痛。这些药物真就这么好吗?为何张华服药后,月经量却依然减少,直至不来月经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专家。

  益母草,人们常把它称作“为女人而生的草”,其具有活血调经、祛淤止痛、利尿消肿等作用,是治疗女性月经病、产后病的重要药物。需要提醒的是,益母草并不是治疗所有月经不调、痛经的“万能药”,它主要适用于月经量少(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或后错,每次来月经只有几滴或不足两天就结束了)、产后腹痛等。专家说,有些女性的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月经时间过长等,而益母草具有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这类女药后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延长等,无疑是加重了原有的月经不调。另外,益母草性寒,体质偏寒的女性也不建议使用。

  益母草仅适用于血淤型月经量少,而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那么,月经量少的人就能放心使用益母草类中成药了吗?“也不尽然。”专家说,月经量少主要分四种类型,虚证型的最多,约占80%,另外三种类型分别是血淤型、宫寒型和气滞型,而益母草主要适用于血淤型的月经量少,而且是治标不治本的,月经期间使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如果不注意日常调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血淤型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月经颜色发暗,有血块,伴有腹痛症状。这种类型的患者在平时需要使用一些活血养血的中药进行调理,比如四物汤。

  ●虚证型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月经颜色发淡,像洗肉水,也有的表现为月经颜色鲜红,患者还常常伴有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虚证有很多种,比如肾虚、血虚、气虚等,所以患者首先要分清自己是哪种虚证,然后有针对性地治疗,比如肾虚者要补肾、血虚者需补血等。

  ●宫寒型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小肚子发凉、怕冷、痛经等,该类型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不吃生冷食物,穿衣要保暖,同时可以适当喝一些当归生姜羊肉汤。

  ●气滞型月经量少主要是生气引起的,表现为小肚子胀、胸胀,月经怎么也下不来。这类患者除了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平时可以吃一些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作用的逍遥丸。

  随意使用益母草可能贻误妇科疾病治疗

  “也许有些女性觉得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月经量少,使用益母草类中成药顶多无效,不至于会造成什么危害。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她们,随意使用益母草,很可能掩盖某些妇科疾病,导致病情贻误。”专家强调说。

  很多妇科疾病都会导致月经量减少,包括一些器质性病变。最常见的可以引起月经量减少的妇科疾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内分泌紊乱等,这些患者自行使用益母草后,可能暂时增加了月经量,但是病根不除,时间一长,就可能和张华一样出现用药无效的情况,月经量重新减少甚至停经。而更严重的是,由于未能及时治疗,原有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疾病很可能加重了,甚至会引起不孕等后果。

  此外,是药三分毒,长期滥用益母草类中成药,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会造成肾功能受损。

  专家提醒:“女性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查明病因,规范治疗。”

  如果有想用益母草调经的女性,必须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自己不要随便去药店买了就以为能够有用,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一定要马上就医。

编辑推荐:[[漂亮女人如何选择调经中成药
导致女性痛经的原因
女性月经不正常怎么办]]
ad

TABG:治疗经历老年人心室扑动与颤动乳腺炎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恶性肉芽肿多形红斑独一无二胸部阿米巴病经络养生网小儿脂肪吸收不良学习中医的目的前庭大腺炎外阴淋巴管瘤放射性肾炎皮肤黏液瘤医德骨淋巴管瘤癌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640*60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用,我要分享给我的小伙伴…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21 - 2022 http://www.e5tg.com , All Right Reserved. 医学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