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病(西医病名:膈肌痉挛、胃神经症)
呃逆之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呃逆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宋以前称哕。
呃逆是因进食生冷、辛辣,或情志郁怒等因素刺激下,膈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以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
本病类似西医学所说膈肌痉挛、胃神经症。
[诊断依据]
1.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进食过冷、过热、过于辛辣,或情志郁怒等诱因可询。
2.以呃逆为主症,呃声频频,呈持续状态不能自制,可伴呕吐,情绪紧张,胸膈脘腹间疼痛,或有嗳气,纳呆,甚则厌食或拒食,不寐等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偶发呃逆,或病危胃气将绝时之呃逆,均属短暂症状,不列为呃逆病。
4.X线钡餐及胃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征象。
[鉴别诊断]
呃逆病之呃逆,须同嗳气、干呕等症状鉴别:嗳气其声音沉长,为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音短促而频,其声发至喉间。干呕者,病人作呕吐状,但有声无物,或仅有少量涎沫而无食物吐出。
[辨证论治]
1.胃寒气逆证:因寒冷刺激所致,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脘部不舒或有冷感,遇寒愈甚,得热稍缓,口不渴,或伴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紧或沉弦。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2.胃热[火]气逆证:多因进食辛辣、饮酒等所致,呃声响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3.痰气阻膈证:呃逆连声,呼吸不利,脘胁胀满;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舒则稍缓,暖气,呕恶,饮食不下,头晕目眩,苔薄腻,脉弦而滑。理气化痰、降逆止呃。
4.脾胃阳虚证: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热喜按,食少疲乏,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细弱。温阳益气、和胃降逆。
5.胃阴(亏)虚证:呃声急促,气不连续,烦躁不安,口干舌燥,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滋阴益胃、降逆止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