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疖
发布时间:2020-4-4 14:50:30
疖病的一种,多发生于小儿头部,患处初为小疖,其根坚硬,外形如“虫善”(指蚯蚓)之拱头,故俗称“虫善”“拱头”。这种疖肿常为多发性,头皮下脓腔相连,破后像蝼蛄串穴,故名“蝼蛄疖”。多由心火热毒或胎毒内发所致。
蝼蛄疖;鳝拱头。蝼蛄疖之名出《外科大成·蝼蛄疖》,曰:“蝼蛄疖,胎中受者小而悠远,生后受毒者大而易愈。”又名鳝拱头。
本病指好发于小儿头部,多个疖在深部融合贯通,未破如鳝拱头,破后如蝼蛄串穴为特点的疖病类疾病。
蝼蛄疖分为二种,一种是疮形肿势虽小,而根脚坚硬,溃破后脓水流出,但坚硬不消,出现一处未愈,他处又生的现象。另一种是疮大如梅杏,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常数月不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蝼蛄疖:病名。指皮肤所生疖疮如蝼蛄窜穴状者。常见头皮疮疡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三。亦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该病因暑热生疖失治所致。多发于小儿头皮。症见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脓出;因治疗失时,致使脓泄不畅,根底坚硬不易消退,疮内隔膜相裹,故疖肿多愈而又发;亦有疮口经久不敛,甚者能使头皮串空。内治宜凉血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化裁;如疮口久不收敛者,应服四妙汤。疖肿严重者应及时进行扩创,将串空头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再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贴千锤膏或生肌玉红膏收口。相当于穿掘性毛囊炎。
ad
6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