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花疮
发布时间:2020-4-4 14:50:53
《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反花疮候》曰:“反花疮者,由风毒相搏所为。初生如饭粒,其头破则血出,便生恶肉,渐大有根,浓汁出,肉反散如花状,因名反花疮。”
翻花疮是因肝虚血燥,邪毒结聚皮肤,逐渐恶变而成。以生疮溃后胬肉突出,其状如菌,生长迅速,损破后流血不止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鳞状细胞癌。
[诊断依据]
1.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
2.好发于头面、下唇、颈和手背等处。
3.损害初起时为疣状角化斑片,或淡红、淡黄色结节,数周或数月后溃破,形成溃、疡,基底坚硬,边缘高起,表面如乳头状或菜花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发展迅速,破坏性大,常转移。
5.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棘细胞瘤性增生,早期有角化珠,核分裂多见。常根据瘤细胞浸润深度,角化珠多少及异形细胞数量估计肿瘤的恶性程度。
[鉴别诊断]
1.下疳:主要发生在阴茎及女阴,其次肛周,色泽红赤或晦黯,多由染上淫毒之气而发病,有传染性。
2.角化棘皮瘤:生长迅速,但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在6个月内,自行消失,组织病理检查可作出鉴别。
[辨证论治]
1.风毒蕴肤证:原患疮久不收功,胬肉外翻状如头大蒂小的菌,色暗,时流腥臭脓水。疏风解毒
2.肝郁化火证:皮损干涸,痂皮固着难脱,疮形如堆粟,在发怒或抑郁时病情明显加重或恶化。清肝解毒……
3.气虚毒滞证:疮面板滞少生机,色泽晦淡,疮溃似岩石,常流稀薄腥臭脓水,疲惫无力,食少无味,面目浮肿。扶正固本、托毒外出。
4.肝虚血瘀证:疮面久不收口,暗淡色滞,流稀薄腥臭脓水,头晕眼花,肌肤甲错,舌淡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化瘀养肝。
5.肝肾亏损证:肤色灰褐或灰黑,恶肉难脱,稍有触动则污血外溢,低热不退,头晕目涩,形体瘦削。滋肾养肝。
ad
6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