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
陈潮祖,男,1929年生,四川省宜宾市人。因母亲宿疾久困,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18岁时,从同里名师孙芳庭习医,学成,悬壶桑梓,医誉鹊起。1958年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87年晋升教授。方剂学硕士导师。曾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选定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
陈潮祖先后为本科、专科、西学中班、进修班等各类学员讲授方剂学,还培养了学术继承人1名。编著有《中医治法与方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中医方剂与治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主编《中医病机治法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等著作。1988年任西南西北片区教材《方剂学》主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中医病机治法学》一书,则是其学术代表作。该书以脏腑为本,以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立说,系统阐述了病机三要素;而且以五脏统病机,以病机统治法,以治法统方药,把中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使制方有所宗,用方有所本。书中还提出了五脏宜通和膜腠三焦等新见解。
临床方面,特重肾命之阳,尤长补火益元。认为阳气虚衰,人体气、血、津、液必然气化不及,营运迟缓,甚至潴留停积而生痰、水、瘀、毒,成为内伤杂病的重要成因,也是虚寒性内伤杂病的核心病机。在运用补火益元诸方时,对真武汤的研究尤为深刻,化裁40余种,治病50余症,半数以上是他本人的创造性发挥。对于药物,补火特别重视和擅长使用附子。益元特别重视和擅长运用人参。益元多同紫河车、鹿角胶配伍,取其精生于气,气化于精。
他对方剂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选收医方,以临床常用,疗效突出,结构独特为原则,无贵无贱,广收博采,纠正了重经方,轻时方,重书刊方,轻民间方的偏见。创以五脏病症为纲类方和从脏腑病机入手研究医方的新体例。辨析方义,注重方剂结构、用法、特殊性的疑点、难点、要点分析,把方理研究推上了由形入神的高度。阐明方用,强调方随法施,法因证立,证系于五脏。把理、法、方、药融为了一体。并集古今灵机巧变之实例、当代科研成果以及临床心得,对众多医方的临床运用,作了切合临床实际的充实发挥,为当代,也为后世筛选保存了宝贵的方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