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举报信贴到了广州三甲医院!
其一,产品必须是临床必需。以前代理商选择产品思路是空间+关系,但是临床必需是最重要的前提。对于临床必需的产品,如果你有强有力的学术推广能力,那么你可以考虑从学术推广入手。如果你学术推广能力不强,我建议你选择已经有较好的学术基础、临床医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用药观念,市场已经培育起来,但是销量一直没有培育起来的产品。
其二,临床必需基础上选择小而美的产品。现在大家都盯着大品种,能够做大市场的,但是中国庞大人口基础下,这些临床治疗效果明确的很多专科药其实都有很不错的发展前景。此外,小产品只是患病人群基数相对小,如果是长期用药,实际上市场份额也不会太小。
其三,利润空间也特别重要,必须要有足够利润空间。这点不多做赘述。
其四,必须考虑医保政策。现在医保的威力大家都知道,所以医保是必须考虑的内容,尤其是否符合医保控费要求,如果做起来的话,会不会面临控费,辛苦培育市场又没办法做了?比如,上述转型医药人选的产品,就是医保按项目付费的产品,符合现在医保支付改革的需求。
其五,必须考虑竞品。现在好品种越来越少,很多好品种被带量采购,利润空间被压缩后,这时外企和国内龙头企业会重新回来盘点自己手里资产,如果有发展前景的好品种,他们也会加大推广力度。但是,外资是否会有足够降幅,另一方面,外资政策相对保守,不如国企灵活,国内企业相对有一定的优势。如果竞争对手包含国内龙头企业,那么看你选择的产品是否是国内龙头企业重点品种,千万不要和龙头企业硬碰硬拼。
其六,药品销售渠道。无可否认,公立医院仍然是目前主要销售渠道,但是,很多领域,比如妇科、儿科、口腔科等科室,民营医院已经有了足够发展的市场,还有一些特定的疾病领域,比如,透析等,民营医疗市场发展也很好,那么,目光就不要局限在公立医疗市场,而是注意开拓民营医疗市场。
最后,对于过了一致性评价,但是属于独家过评,竞品可能要起码两三年才能过评的,仍然可以做。尤其是那些属于过评产品,但是是集采品种特殊剂型或者有所变化的品种,笔者认为仍有较好的生存空间。
TABG:产后三冲鼾症飞龙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太极老年急性白血病脾胃之气第3腰椎横突过长畸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烟酸缺乏病睑板腺囊肿震腹肾实质性高血压根性思维脱发腹外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