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痨(西医病名:肝结核)
发布时间:2020-4-4 14:49:13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候》曰:“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肝痨之名则见于《慎柔五书》。
肝痨是因痨虫侵及肝脏,阻碍疏泄,耗吸营养,蚀耗肝阴。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痨病类疾病。
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肝结核。
[诊断依据]
1.大多起病缓慢。青壮年居多,女略多于男。一般有肺痨等痨病史。
2.有潮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痨病共有表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肝脏局部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以右胁疼痛反复发作为主症,多为隐痛,亦可为剧痛,可向右肩及腹部放射。
4.肝脏肿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有压痛,或可触及结节,或有脾肿大。
5.实验室检查结果不恒定,缺乏特异性。血常规检查常见贫血,淋巴细胞偏高。血沉加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约半数病人有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少见,当有右胁痛及肝肿大时,首先应考虑其他常见疾病,如肝热病、慢性蛊虫病等。若能排除其他常见病,且有病史及其一般表现者,则应考虑本病之可能。
[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证:右胁痛,肝肿大,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烦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肝肾、清热抗痨。
2.热毒淤肝证:右胁痛,右胁下痞块,局部压痛,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清肝泻火、化瘀解毒。
3.肝瘀痰结证:右胁刺痛,右胁下肿块,推之不移,局部压痛,肌肉消瘦,食纳减少,时有寒热,舌紫有瘀斑,脉涩。化瘀祛痰、软坚散结。
ad
640*60
上一篇:
蔡柏春
下一篇:
肠痹(西医病名:麻痹性、功能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