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缓(西医病名:胃下垂、胃无力症等)
《灵枢·本藏》:“脾应肉,……肉胭不坚者,胃缓。”
胃缓多因长期饮食失调,或因劳倦太过等,使中气亏虚,脾气下陷,肌肉瘦削不坚,固护升举无力,以致胃体下垂。以脘腹坠胀作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劳病类疾病。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胃下垂、胃无力症等。
[诊断依据]
1.多发于20~40岁之女性,身长体瘦者易患。
2.以脘腹痞胀为主症,食后发生脘腹坠胀感,站立时或劳累时症状加重,平卧或向上托扶下腹时坠胀减轻。伴无规律性胃痛,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可有嗳气、恶心、肠鸣漉漉、眩晕等症,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部分病人可有直立性低血压、昏厥等症。
3.上腹部可扪及强烈的主动脉搏动。可同时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如肾下垂、肝下垂)体征。肋下角常<90°。
4.胃肠钡餐检查:站立时胃位置下降,紧张力减退,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第三段可因肠系膜动脉压迫而呈十二指肠壅滞;饮水超声试验可见胃下缘:
移入盆腔内。
[鉴别诊断]
1.胃反:多原有胃疡或胃癌等病史,以上腹膨胀,反复呕吐为主要表现。X线钡餐检查见幽门肿胀或有瘢痕,幽门口不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食瘕:间歇性反复发作胃脘痞满疼痛,发作时可见到或扪及蠕动的痞块,呕吐物中有胆汁及宿食,右侧卧位、俯卧位或抬高床脚后症状缓解。X线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水平部见钡柱中断(突然垂直切断);受阻近端肠管呈强有力的钟摆运动;俯卧位时,钡剂顺利通过,逆蠕动消失。
[辨证论治]
1.脾气下陷证:脘腹坠胀疼痛,食后尤甚,纳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血压偏低,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补气升提。
2.寒饮停胃证:脘腹坠胀,冷痛,呕吐水饮,肠鸣漉漉,腹泻便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或沉紧。温胃化饮。
3.肝胃不和证:脘腹坠胀疼痛,胁肋胀闷作痛,嗳气恶心,嘈杂吞酸,食欲不振,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疏肝和胃。
4.胃阴虚证:脘腹坠痛,嘈杂,口燥咽干,身体消瘦,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滋阴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