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主时
发布时间:2020-4-4 15:09:33 发布地址:http://www.e5tg.com/zhongyijibing/12675.html
【原文】
帝曰:脾不主时↑①何也?岐伯曰:碑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②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③也。碑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④。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
【解析】
本节提出了脾不主时而各十八日寄治的观点。这是脾与四时关系的另一种说法,它与长夏属上,脾主长夏之说,是两种不同的论点。
脾不主时,在此并非言脾与四时无关,而是时时相关,每个季节之末由脾所主,只是不单独主某一时而已,从而更加突出了脾与四时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对脾在机体内的重要地位给予于充分重视。脾在五行属土,土具有贮藏、化生万物之性,脾胃在躯体中处于中焦部位,其化生之水谷精气能滋养灌溉全身上下,五脏、六腑、经络、百骸皆得其养,故上下至头足皆以脾胃水谷精气为其物质基础。与之相类似的观点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也有论及,脾脉者,土地,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在一年四季之中,脏腑组织器官都离不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的滋养,脾胃功能正常则五脏安和。
《灵枢·本神》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则从病理角度说明中央脾胃有病,亦可能引发五脏六腑或全身的病变。这些理论给了后世医家很大启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提示临证时要正确处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李杲结合临床实践,发挥《内经》经旨,形成了对中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脾胃学说,其在《脾胃论》有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以及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等专论,可见是传承了本篇的学术观点。
ad
6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