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古籍《伤寒论》
发布时间:2020-4-4 16:17:40
《伤寒论》介绍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内容:
《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ad
640*60
上一篇:
关于古代滋补酒的酿造
下一篇:
《难经-论经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