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鼻裈
二是柳士镇老先生对《世说新语》一书相关条目地表述⑵。《世说新语》之《任诞》条十载:阮籍、阮咸叔侄俩住在道南,阮姓的别人住在道北。依照本地风俗习惯七月七日要晾衣服,住在道北的阮家颇具,晾衣服全是绫罗绸缎,住在道南的阮籍、阮咸叔侄俩很贫困,则“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厅”。柳先生觉得“犊鼻裈”为一种干杂活时穿的超短裤,相近子孙后代的套裤,无裆,样子像犊鼻。柳先生的表述看上去颇合情理,由于依照一切正常的逻辑思维,一个人再苦,依照本地风俗习惯所晒的也应该是“超短裤”这类穿的东西。但问题的关键是,阮籍、阮咸全是个性化张杨、个人行为“怪异”的人,有没有那样的可能:道北的阮家晾衣服晒的全是绫罗绸缎,那我也硬要晒一晒平常干活儿时扎的“罩衣”,与你玩个“极具特色”。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厅”后,“人或怪之”,是否由于这个呢?
三是朱其铠老先生为《聊斋志异》所做的注释⑶。《聊斋志异》有一篇《田七郎》,写猎户田七郎的衣着时,说他“着腻帢,衣皂犊鼻,多白补缀”,在其中常说的“犊鼻”即“犊鼻裈”。朱其铠老先生觉得“犊鼻裈”作为“罩衣”解⑴。换句话说,田七郎扎的是罩衣,那样的表述倒较为合乎田七郎的真实身份。不难想象,一个猎手,他不可能衣着超短裤漫山遍野地跑;而以便避免损坏衣服裤子、损害人体,扎个罩衣具有维护功效,倒是名正言顺。
四是张觉老先生为《吴越春秋》所做的注释⑷。《吴越春秋》叙述的是吴、越两国之间争雄的小故事,在其中卷七叙述越王勾践在蜀国忍辱负重、勾践卧薪尝胆的情况,有那样一段话:“越王服犊鼻,着樵头。”樵头是一种方巾,犊鼻便是“犊鼻裈”。张觉老先生十分毫无疑问地觉得有些人把“犊鼻裈”表述为“超短裤”,是“实误”。王先生的原因是:“由于辛勤劳动者穿超短裤,甚不和情与理。”另外,王先生还觉得把“犊鼻裈”表述为“罩衣”,近之,但也许还不很精确。他觉得:“犊鼻裈”当是类似江南地区乡村干活儿时穿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