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万全的医德观
万全在行医生涯中,经常遇到患者发自肺腑的感激、尊重和礼遇。万全并不讳言,诊病归来,在自己的医案中自然地流露内心的喜悦。有一次,英山县大尹子病惊风,取至圣保命丹治之,搐止。对万全的精湛医术佩服至极,赞赏有加,留住数日,厚待而归。还有一次,万全在友人家正确诊治了拗哭的孩子之后,添酒灌醉而归。还有高官谢以儒医匾、白金一十两。十两白金不菲矣,但对于万全来说,更是最高的精神褒赏,足堪慰其平生之愿。
掩卷长思义利
万全重义守信而不讳言利,他率真的独白使我们触摸到一个活生生、坦荡荡的灵魂。对于利可以欣然接受,但需要冷静平和,不能放弃义的底线。义利观问题是自古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常辨常新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义是人的行为活动所应当遵循的蕴含超功利色彩的原则和标准,体现着人的尊严和崇高。利引申为利益、功利,在传统哲学和现实生活中,习惯使用利在狭义上的含义(仅指物质利益)。义利观就是如何看待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义与利,并非冰炭不同途,水火不相容。孔子主张义然后取,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朱子直言正其义则利自在,而明代的宰相张居正则提出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义出发的利本来无可非议。医德评判必须参照当时社会的共识,脱离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的不恰当的判断标准,反而会消极地陷入义或有不利的泥淖。
升华医德境界
作为一种职业,医学无法抹除谋生手段的烙印,但应有求真、崇善、尚美的人文价值追求,不可以躲避崇高、抛弃责任、淡化理想、随波逐流、混迹于世俗的喧嚣。要恪守医生职业道德,合理制定医疗方案,悲天悯人,处处为病人着想,尊重病人,时时对病人负责,与同道精诚合作,让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尽心的治疗。警惕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及逸豫享乐导致道德的沉沦、伦理的失范、精神的颓废、心灵的迷惘。自觉地抵御物欲横流的诱惑,任何时候都不能昧于回扣红包、因蝇头小利的诱惑而降志屈节。在义诊、下乡、援边时,认真规范,一丝不苟;重大疫情监测报告,正直诚实,极端负责;在征兵体检、伤残鉴定中,公平公正,严格把关各类医学证明;在科学研究中净化学术风气,倡导学术规范,求真求实,学术自律;应对非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要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挥洒一腔热血,大义凛然,凸显一身圣洁。
审视万全的医德,正是为了对照与拷问自己。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有助于指明方向,升华境界,激发积极性与创造力,促进卫生事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改的深入,在继承和发扬优良医德传统的同时,医德规范正不断发生嬗变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