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医学百科,请按CTRL+D收藏我们!扁桃体肥大
当前位置: > 中医疾病

当代名医王文奎

发布时间:2020-4-4 16:28:30

当代中医大家王文奎先生,因擅长治疗奇难杂证,并曾经给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看过病而声名远播海内外。这位从民间走出来的老中医有着传奇般的人生,活脱脱一个现代版的神医喜来乐。

王文奎生于河南商水,是泰和堂的第五代传人。生于中医世家的王文奎,从小就接触医书,再加上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懂得一些医理和医术,偶尔也能帮人看看病。14岁那年,王文奎在外地念初中,一位他极其尊敬的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咳嗽,最后都咳出血来。连着一个月看了很多医生,病情都不见好转。一日,王文奎去这位老师家里探望,并详细了解了病情和之前服用的药方,最后自己开了个方子给他。老师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孩子,将信将疑,但由于病情迟迟不见好转,又得知王文奎家中世代为医,于是就开始服用。5剂药下去,咳嗽明显减轻,不再有血迹。后来此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14岁的王文奎也因此成了学校里的小神医。

王文奎在家中潜心修学,废寝忘食地汲取中医药的营养,很快他在当地就颇有名气。和所有志向高远的人一样,王文奎觉得应该走出家乡,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于是1989年冬天王文奎和儿子王峰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到了北京,王文奎得到了航天部二院的一个坐诊的机会:值夜班,试用三个晚上!正是这三个晚上,给了王文奎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一个个病人在手中开始奇迹般地妙手回春。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多病人都开始找他看病。小有名气的王文奎从此就留在了北京行医。后来王文奎又机缘巧合,拜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为师,创立了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深入非典一线和艾滋病疫区治病,历经磨难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众所周之,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而历代医家认为望而知之谓之神,也就是说望诊是这四诊当中的最高境界,掌握望诊,便可称之为神医了。一段时间后,王文奎的望诊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即使每天接待100余名病人,诊断结果也毫无出入医学教育|网整理。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王文奎渐渐不满足于普通中医领域的成就,他把目光聚焦于现代医学的盲点:奇难杂症。于是,王文奎的身影便频频出现在各大卫生部直属医院的急救室。很多人认为中医只是针对慢性病,对急性病或抢救却束手无策。但是王文奎的精湛医术却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中医救人,争分夺秒!有一次,航天三院接待了一个肝癌晚期的危重病人,当时病人的主治医生和院长都给病人下了活不到夜里12点的死刑判决。经过病人家属的百般哀求,院长决定邀请王文奎过来想想办法。王文奎到急救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30分了,也就是说按照西医的判决,这位病人的生存时间应该不超过30分钟。王文奎对病人进行了详细诊断,利用内服+外用的方法,不仅让病人平安度过12点,而且还延长了一个星期的生命,给了病人家属一个巨大的安慰。

虽然王文奎每天出诊很长时间,但是一直在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1998年,王文奎在《健康报》上发表了3篇论文。论文一经发表便受到同行的称赞,更引起了新中国首位中医司司长、中医泰斗吕炳奎老先生的关注。

2003年,所有中国人都亲历了一场灾难:非典。5月开始,形势越发紧迫。5月5日,90岁高龄的吕炳奎上书国务院,建议在抗非典战役中发挥中医的重要作用。5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医药治疗SARS座谈会。这次会议后,中医正式介入SARS治疗。吕老随即开始组建中医防治非典专家组,并第一个点名让王文奎参加专家组。临行前,吕老交待了3句话:第一不能戴口罩,第二不能穿隔离服,第三医治一个病人不能超过3天。如果做不到这三点,不要说是我的徒弟!带着这样的嘱托,5月11日,王文奎到了非典一线。在非典一线,王文奎每次出诊之前,都会在口鼻周围涂抹家传中药王氏灵灵香。就是靠着这简单的鼻吸中药,王文奎连续走访了6个病区,不但未穿防护服,连口罩也从未戴过,但未受任何感染。同去的河南中医学院张朝和教授运用此药,也未受到任何感染。

  • 1
  • 2
  • 下一页
  • 1/2
  • ad
    640*60
    上一篇: 《三消论》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用,我要分享给我的小伙伴…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Copyright © 2021 - 2022 http://www.e5tg.com , All Right Reserved. 医学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