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的内科发展学
孙氏进一步认为: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孙思邈《千金翼方》卷9,P.97,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这种麻桂青龙三法之说对后世具有相当的影响。经宋金·成无己、明·方中行、清·喻嘉言等人继承、发挥而成三纲鼎立之说。
4、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认识
(1)痢(痢疾)
古代中医言痢,往往包括各种具有腹泻症状的疾病。隋唐前医书论及下利脓血者,症状描述常较简单而笼统。而隋唐医著中,则有关于痢疾比较具体的记载。如《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所载诸方中均提到了下痢赤白,或如烂血盗汗,或如脓涕夹血,或白脓上带血丝如鱼脑状,并可有发热、腹痛口渴、后部疼痛滞重等症。对慢性痢疾也有一定的认识,《千金要方》称之为冷痢、久痢,《诸病源候论》及《外台秘要》称:邪气或动或静,故其痢乍发乍止,谓之休息痢。(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卷17,P.683,四库全书743册,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关于痢疾的病因,仍以过食肥腻、饮食不节以及外感冷热毒气为说,比较重视患者本身的胃肠虚弱。
此时期治痢之法已甚丰富,《外台秘要》所载的治痢方在150首以上。清热解毒除仍是治疗菌痢的主要方法。在仲景白头翁汤的基础上增加了苦参、地榆、牛黄等药的使用。收敛固涩、温阳助运、健脾益气、以及消导等法都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2)黄疸(传染性肝炎等病)
隋·《诸病源候论》提到天行病变发黄而将黄病另列一篇,分内28候。而《千金要方》将黄疸归入伤寒,《外台秘要》将黄疸归入温病加以论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其他病种分类趋于益细益专的情况下,反将黄疸隶列于伤寒、温病属下,说明唐代医家们已认识到了该病的传染性、流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