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文化
枣甘甜可口,是药食两用的佳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枣除了作为药用和食用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枣文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枣,谐音早,在我国人民心目中,象征着幸福、美满和吉祥早日到来。在各种喜庆场合中,都少不了枣的身影。在新婚典礼中,大枣和花生是必备的果品,人们把祈求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心愿,寄托在大枣身上,祈求早(枣)生贵子。除夕之夜,中国人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时要准备各种糕点糖果,大枣也是必不可少的,寓意为春来早。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年轻的女子常在夜晚进行各种乞巧(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活动。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的风俗别有情趣:七个要好的姑娘在一起集粮集菜包饺子,分别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大枣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据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陕北人喜欢在接待贵宾时,用一杯开水,泡上五颗大枣,寓意为五子早登科,让人听着顺耳,心也舒坦。
在许多古典小说戏曲中,也有许多用枣作为隐语的。据《传灯录》记载:禅宗五祖弘忍欲传法于六祖惠能,交他粳米三粒、枣子一枚,惠能悟出:师令我三更早来也。这与《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暗示悟空半夜授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中,崔莺莺让红娘给张生传书信,红娘不懂,张生向红娘解释明白后,红娘唱道:[耍孩儿],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九里山。此处也用三更枣暗约张生三更早些来。元曲《香囊怨》也用干枣儿谐音赶早儿。
字形的由来
我国是枣的故乡,大约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考古人员在很多地方发现有枣的炭化化石。枣最早是从野生酸枣培育而来的,我们聪明的祖先,对酸枣进行选育栽培品种改良,经过一代代筛选,逐渐培育出味道鲜美、果肉丰满的定型枣树。所以有金枣银枣都离不开酸枣的说法。酸枣多刺,古代又叫棘。据说仓颉造字时,为了区别,就将刺的偏旁上下叠起来,创造了棗字。后来人们为了简化书写方便,就写成了朿二,变成了枣字。
枣音的传说
枣之所以取名为枣,据说和黄帝有关。相传,中秋时节,黄帝带领大臣、卫士到野外狩猎。走到一个山谷中,已人困马乏。这时只见半山上有几棵大树,红果累累悬于枝间,红若朝霞,灿若璞玉。于是黄帝顺手摘取一枚,含于口中,其味酸甜,顿觉神清气爽,体乏立解。士兵们吃后也连声说好,但都不知其名,就请黄帝为该果赐名。黄帝说:此果解了我们饥劳之困,一路找来不易,就叫它‘找’吧!时间久了,叫着叫着就变成了现在枣的读音。另有一说,黄帝访大隗(大隗,神仙名),路遇红果,不知其名,乃摘果握于手中,见大隗后问道:老先生可知我手中所握何物?大隗道:早,毋卜!意思是说:早,何必占卜呢!黄帝出示其果,大隗道:此果谓‘早’,为吾延年益寿之物,吾今年九十有三,实乃此果所赐。黄帝闻后铭记于心。后世因枣对养生的独特价值,而被誉为百果之王。